女性朋友碰到一起, 難免會談論到瘦身減肥的話題。本刊也經常收到女性讀者的來信,訴說自己在減肥過程中遇到的疑惑。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我們選擇了幾個女性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作出解答,希望女性朋友能通過運動擁有更多的健康與美麗。
每天30分鐘慢跑能減肥嗎? 
陳女士的困擾是:為了健身減肥,她每天堅持慢跑,可幾個月過去了,效果不明顯,飯量卻有增大的趨勢。研究表明,只有運動持續時間超過大約40分鐘,人體內的脂肪才能被調動起來與糖元一起供能。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供能的比例可達總消耗量的85%。可見,少於大約40分鐘的運動無論強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顯。因此,對於減肥者來說,應該在保證鍛煉時間的基礎上適當變化動作,比如跳40分鐘左右的有氧操,再進行15分鐘左右的器械練習,不但可以防止肌體局部疲勞,還能增加熱量消耗,從而取得較好的減肥效果。
多運動一定能減肥嗎?
張小姐因體型偏胖,想運動減肥。她一次次跑去健身房,練得累了餓了,就歇會兒吃些東西,再繼續運動,結果體重並沒有減輕。專家指出,“多”是一個相對概念,怎樣的運動量才算多?多到什麼程度才算合適?這其中有許多科學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論,急於求成的減肥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方法是:在專家的指導下,制訂一個合乎自身情況的、循序漸進的鍛煉計劃,每週鍛煉5至6次,每次45至60分鐘,再加上合理的膳食,每月可減掉1至2公斤體重。所以關鍵在於持之以恆的運動,這樣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局部運動能減局部脂肪嗎?
有不少讀者說,希望減去腰部、臀部或腿部的脂肪。其實能量消耗的概念是整體的而非局部的。第一,局部運動消耗的總能量少,易疲勞,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系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控制,但這種調節是全身性的,並非練哪個部位就可以減哪個部位的多餘脂肪,而是哪裡供血條件好,有利於脂肪消耗,哪裡就能減肥。例如,減肥者運動一段時間後,腰圍不見小多少,可臉頰卻消瘦了,原因就在於此。當運動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入的熱量,會使全身脂肪減少,所以減肥是全身性的,而不是單純只減一個部位。
空腹運動好不好?

一些女性刻意選擇空腹運動,以為這樣可以減肥,結果頭暈眼花,體力不支。空腹鍛煉時,人體內血糖會降低,會引起頭痛、四肢乏力乃至出現昏厥現象。同時,還會產生飢餓感、腹痛、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等,因此空腹鍛煉不可取。糖尿病和心臟病患者更是不能空腹鍛煉。
與空腹運動不同,我們可以採取飯前運動。美國運動醫學專家曾做過試驗發現,飯前運動可以提高體內代謝率。運動停止後,代謝率仍處於高水平,會繼續消耗體內熱量。另外,飯前運動還能降低糖元的儲量,使碳水化合物不易轉化為脂肪。由於一般食物在人體胃腸裡停留4小時左右,如果選擇飯前鍛煉,正確的方法是運動前1.5至2小時少量攝入一些碳水化合物,如牛奶、水果、麵包等,以保證運動中有充沛的體力。
所謂欲速則不達,運動強度要應人而異,可以通過監測運動時的心率掌握運動量。教大家一個推算公式:安全心率=220-年齡數;最高心率=安全心率×90%;最低心率=安全心率×60%。想獲得較好的減肥效果,運動時心率要控制在最高和最低的安全心率範圍內。如心率達不到最低心率,說明運動量太小,運動強度不夠,需要加大和提高。如果超過最高心率,說明運動強度太大,需要降低。對於健身的朋友來說,運動時接近最低心率就可以了。這樣的運動強度不僅能達到減肥的目的,而且對增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