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式跪下時,用手摸摸兩腳腳尖,若有一隻腳長一隻腳略短,很可能是有略略的長短腳或骨盆歪斜的情形。 很多人有點小縫隙 我絕無冒昧之意,有時真的很感謝父母把我生的手腳健全,能跑能跳。尤其當我看到街上有些行動不便的朋友時,心裡感恩的心就愈強。 可是,有很多朋友可能沒發覺,儘管我們外表看來很好,可是有些瑜伽動作就是做不到。某些特定的動作做不到,可能和您筋太緊或是肌肉沒彈性無關,而是和您關節的位置與形狀有關喔~ 比如,有人在坐下前彎時,會發現兩邊的臀部不同高度,一邊略高一點,一點略低一點。換句話說,有一邊的臀部可以放在地上,另一邊則有點懸空。不過,兩臀略略不等高的情形若不是很嚴重,一般人不會發現,只有在您坐下前彎時,用手摸摸底部,才會發覺這個小縫隙。 可別小看這一點點小差距,它可能會影響到前彎的動作,若是沒有注意調整姿勢,這種現象可能會惡化,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 形成的原因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它形成的原因很複雜,但主要的因素是脊椎或骨盆的位置偏斜,或是有一邊的骨盆較為萎縮,另一邊較擴大,形成骨骼異位的狀況,才會坐下後發現兩臀不同高。 造成骨盆異位的原因,不外是平時不注意站姿、坐姿,使得肩膀、脊椎一邊比較高,一邊較低;平時習慣用某只手提重物,或某腳用力較多;有人在懷孕時或腹腔內有異物使得骨盆一邊較大,但某部位縮小;也有人長期少用某一邊的肌肉,使他那邊的骨骼和肌肉提早衰退……當然,也有人天生如此,影響他平時的活動。 在知道形成骨盆位置偏移的原因後,我們就該明白如何在平時保持脊椎和骨盆位置正確,以及平均地使用左、右兩邊肌肉的重要性。若是在得知骨盆位置開始變化後,又沒有及時調整過來,可想而知,那個狀況會隨著時間的經過,愈來愈惡化,嚴重到可能會影響平時走路、坐或臥。到時可能得求助於復健師之類的醫師或儀器的幫忙了。 如何調整骨盆位置? 若只是一點點輕微的左右傾斜,我們可透過平時姿勢和運動的情形來調整。有人若習慣脊椎往左側彎,也就是左肩和左腰側都略低,平時就不斷提醒要把脊椎平均地伸長,並放鬆兩肩,讓右肩能沉下來和左肩等高。這樣就不會節節壓迫脊椎,進而壓迫到左側的骨盆。 當然,做瑜伽是平時調整體態平衡最好的運動。除了前面提到的,隨時提醒自己拉長脊椎,重心擺好,平均地使用兩側(兩腿內外和腰兩側)肌肉外,有個小方法可調整骨盆一邊高一邊低(脊椎也不正)的情形。 在坐下準備要做前彎或是扭轉等動作前,請摸摸尾椎和兩臀,看看臀部是否都平放在地板上。若是有一邊略抬高的話,那就折一條小毛巾,墊在下沉的臀部的下方。也就是說,臀部若略略一邊高一邊低,就在低沉在地的那邊墊高一點,讓略高的那邊緩緩地下沉下來,再做前彎等動作。 這種很簡單的調整方式對於只是輕微的骨盆異位,能馬上見效,很多人能一墊就感到兩臀平放,脊椎與骨盆坐正的感覺。以後每次做類似的動作就自我調整,直到兩邊臀部都能平放在地為止。 但是,也有一些有陳年舊疾的朋友,在墊了小毛巾後,仍無法改善骨盆位置。我只能說,平時多注意自己的姿勢,並請他去請教專業醫生,希望能及早治療,以免某部位退化得更迅速,為生活帶來更大的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