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跳繩注重長度和重量 跳繩運動只需要很少的活動空間,但活動進行的地面必須平坦,並最好在上面鋪上地毯或軟墊,而且要穿上抗震力強的運動鞋,這樣可以緩和膝蓋和腳踝與地面接觸時的衝撞,否則跳動時的反作用力,可能會影響脊椎、腦部,造成運動傷害。值得注意的是,在跳繩時,最好穿上運動內衣,或是選擇支撐力較好的棉質內 衣,可以保護胸肌,避免拉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跳繩運動最重要的工具——繩子,基本上在選擇時,只要長度和重量感覺舒適,無論哪種質地做的都可以,但因為材質的不同,會有太粗、太重或太輕的情形,因此還是選擇適當材質做的繩子較佳。長度方面,大約是身高的1/2至2/3長度即可,建議初學者可以選擇較長一點的繩子,擺動的幅度較大,速度較慢,之後再慢慢提高要求,縮短繩子的長度,也增加運動的強度。 現在有一種電子計數跳繩,不但可以自動計數,還可以顯示出跳繩次數相當於消耗多少卡熱量、相當行走多少公里的數值,非常方便,使跳繩變得不再枯燥。你可以在跳繩的同時,或聽聽音樂,或看看風景,把跳繩變成一項有意思的運動。 正確的跳繩方法 ·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在空中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而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作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面經身後向上向下,迴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迴旋越快。 「體線fitness」為你設計了一套跳繩漸進計劃:初學時,在原地連續跳3分鐘;3個月後可連續跳上10分鐘;半年後每天可實現「系列跳」(如每次連跳3分鐘,共5次),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一次跳半小時,就相當於慢跑90分鐘的運動量,到時你一定會驚喜跳繩帶給你的變化。 運動後緩和運動不能少 初學者剛開始不要跳得太快,而且要特別注意小腿肌肉的伸展狀況,原則上每跳100、200下就可以稍稍休息。若要達到預期的功效,每分鐘最少要跳100次,理想心跳速度約為150/分鐘。 當你越來越熟練,功力、體力都越來越好後,運動的功效就需加大很多,若你能每分鐘跳到140下,那只要跳6分鐘,運動效果就相當於慢跑半小時,而且跳繩後再去慢跑,也會發現自己肺活量越來越好。 劇烈的跳繩運動後不要立刻停止下來,應繼續以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讓血液循環恢復正常後,才可以停止下來。之後要記得做一些伸展、緩和的動作,才算是真正結束運動。 TIPS: ·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運動鞋,避免腳踝受傷。 ·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不要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引起腦部震盪。 ·跳繩時須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須用力協調,防止扭傷。 ·體重較重者宜採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跳繩花樣繁多,可簡可繁,隨時可做,一學就會,特別適宜秋冬季節作為健身運動,而且對女性尤為適宜。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可謂耗時少,耗能大的無氧運動。 不可忽略暖身活動 儘管有人認為跳繩是很容易傷害膝蓋的運動,但根據專家研究報告指出,跳繩對膝蓋的衝擊力量只有跑步的1/7至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繩的技巧,用腳底的前端著地,就能降低對身體的衝擊。跳繩不但能強化你的心肺功能,以及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還可訓練平衡感和身體的敏捷度。最誘人的是只要你能保持每分鐘120至140次的速度,一個小時就可燃燒掉600~1000千卡的熱量。 跳繩是一項比較激烈的運動,練習前一定要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準備活動,如肩膀、手臂、手腕、腳踝的活動。開始練習跳繩時,動作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難。一開始每次運動時間以5~10分鐘即可,接著每次再慢慢增加到10~15分鐘,中間可以稍事休息,之後接著再跳。跳繩的時間,一般不受任何限制,但要避免引起身體不適,飯前和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跳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