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減肥旺季,市場上林林總總的減肥概念層出不窮,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真假難辨。由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全國健康教育事業項目推廣辦公室舉辦的2004年「健康減肥——專家科普」媒體報告會於日前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與會專家強調:健康減肥需要正確引導消費者。 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全國健康教育事業項目推廣辦公室王震主任告訴記者,
減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應該要求在短期內實現,希望一周內、一個月內就能減掉體重數公斤是不科學的。那種盲目跟著廣告宣傳,不斷變化減肥方法,不顧自身實際情況的做法和想法是不可取的。
六大方法識別減肥陷阱
市場上每年都有宣傳減肥產品的「新招」出現,報紙電視上的減肥廣告也是鋪天蓋地,對於消費者來說有如雲霧籠罩。國際生命科學協會中國辦事處主任、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組長、前中國預防科學院院長陳春明擺出幾點提示,供消費者思考判斷。
1.減肥沒有奇跡。防治肥胖的中心原則是以調整膳食與加強體力活動結合,持之以恆,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輔以藥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減肥的成功,同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奇跡式的減肥品(或方法)宣稱幾天、兩三個星期能減10斤,一定要在腦子裡打個問號。
2.對某種減肥方法一定要追問科學證據。科學證據就是:減肥產品或療法必須有在科學的設計下以動物加足夠的人群實驗,前後比較,橫向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凡是減肥產品或療法,都要對科學證據知情,而不要相信廠家說的「專家組、專家推薦」一句話。專家被不知情地利用的事也是時有發生的。專業刊物發表的數據是個好的參考,當然國家權威部門,如藥監局、衛生部的認可、批號更是產品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據。
3.減肥速度越快的產品越要打問號。身體脂肪的燃燒決定於機體的多種因素,是一個複雜的代謝過程,它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大量的「燃燒」。如有的產品和療法宣傳中說用了之後當天「口乾發熱,有脂肪燃燒的感覺」,這可能嗎?口乾發熱是否是副作用?脂肪燃燒人能感覺到嗎?是什麼感覺?還有據稱「一個半月能減48斤」,就是瀉也瀉不了那麼快,除非是處於病態。
4.減肥產品不應隨便組合。肥胖的綜合防治是指以調整膳食與加強體力活動相結合,持之以恆,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輔以藥物治療。不能隨意將各種產品組合,如藥品、保健品、美容產品組成的「療法」掛上「健康減肥」的桂冠。保健食品是不允許加藥品是法定的,如將經批准的保健食品和藥品西布曲明捆在一起向消費者銷售,這是變相的保健品加藥,理應取締。更何況西布曲明是處方藥,怎能強制性的放在保健品裡讓消費者在沒有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呢?
5.選擇減肥藥品要有醫生指導。目前我國藥監局批准註冊的減肥藥只有兩種,即西布曲明和賽尼可。西布曲明是通過中樞神經抑制食慾,它的副作用是和相應的神經系統有關的,如心率加快、血壓增高、口乾、失眠、便秘等;賽尼可是通過抑制腸內脂肪吸收,其副作用局限於腸道,如油便。肥胖者適合用哪種是要醫生根據其身體狀況決定,並配合其他治療和不斷跟蹤調整的。個人選擇減肥藥物是危險的。事實上,由於隨意吃藥減肥造成健康損害甚至死亡的事例也發生過。
6.消費者要心中有桿秤。藥品的上市、批准註冊要有非常嚴格的科學實驗和長期的人體實驗,並經過國家指定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通過。有效安全的藥品都是投入上億甚至10億多元,花費多年時間研究的成果,不是沒有實力或還沒有樹立信譽的廠家能做到的。保健食品的功能評價也有法規,有其特定的範圍,它是與藥品不同的。為了對人民負責,法規規定保健食品不允許隨意引申功能,以至標明誇大對疾病的療效。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減肥產品時一定要請教專業醫生給予正確的指導,並詳細閱讀產品的說明書。
科學減肥法應是「適量運動、飲食控制和安全藥物」三管齊下
近期在市場上頗為活躍的雞尾酒療法在表面上似乎符合了綜合治療肥胖的科學理念。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專家常翠青認為,其「保健品+化妝品+藥品」的組合減肥功效實在值得懷疑。據介紹,實質上科學的雞尾酒減肥法並不是單純的藥物堆砌,而是一種適當運動+飲食控制+必要時安全用藥的綜合性治療方法。
科學的減肥需要適量運動、飲食控制、安全的藥物三管齊下。通過從源頭上阻抑脂肪的吸收與體內脂肪合成,加強基礎代謝,促進體內囤積脂肪的動員和分解,全方位調動機體一切因素的綜合減肥方法,不但體現了減肥的人性化和整體化,還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達到減肥效果及提高生活質量。人性化的減肥方法應當是在控制飲食但沒有飢餓感,適量有規律的運動但不會感到太累,必要時用藥但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應用,有意識地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從根本上達到減肥效果,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