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女孩琳琳今年20歲,在廈門大學讀三年級,身高1米62,體重最低的時候只有29公斤。 琳琳不願吃飯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將近4年。在這期間,家人曾找過不少心理醫生和教育專家,但效果並不明顯。 2008年2月,琳琳到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治療,這幾乎是家人最後的希望。 女孩節食四年患上厭食症,無法行走,被母親拖進醫院治療 在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二病區,記者見到了骨瘦如柴的琳琳。她雙頰深陷,手腳細得嚇人。 母親孟萍說,從2004年開始,琳琳已4年多沒吃過主食了。原來她有50公斤重,現在瘦得只剩下29公斤了。 入院時,琳琳已無法自主行走,幾乎是被母親拖進來的。經檢查,她多項身體特徵嚴重失常,心率過緩,嚴重貧血,被確診為神經性厭食。 「這個病有治嗎?」「比較難治,因為它源於這裡。」該病區楊主任用手指了指大腦。「這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不少患者同時患有抑鬱症,患者會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她穿上那條最喜歡的牛仔裙準備上街,母親發現她裙頭處竟然鬆了一寸 與所有母親一樣,從琳琳出生那天起,在山東大學當教師的孟萍,已在心裡悄悄盤算起女兒的未來:攢錢,送全托幼兒園,寄宿學校,長大就送她出國唸書…… 在同齡人中,琳琳總是很出色。從來沒花錢進過補習班,順利地考入重點中學;10歲時參加某報中秋少兒繪畫大賽獲得一等獎;初二時就作為奧數尖子,接受大學的函授培訓…… 意識到一切美好設想將要戛然而止,是2004年10月的一天。 那天,琳琳穿上最喜歡的一條牛仔裙準備上街。孟萍發現,以前正合適的裙子,腰圍竟鬆了一寸!「你在減肥?!」孟萍的語氣中夾雜著吃驚與惱怒。琳琳愣了一下,趕緊躲開了。母女的對話沒進行下去,但這引起了孟萍的警覺。她開始在飯桌上不斷地嘮叨要女兒多吃點。 一天,趁琳琳上學,孟萍翻開了女兒的日記本,一篇日記中寫道:最近我的好朋友說我胖了;與媽媽的朋友喝茶時,她們也說我胖了;更受不了的是,同班又轉來一名跟我一樣漂亮優秀的女生,但她卻比我更苗條……我要減肥!最近我基本沒吃午餐,餓了只喝開水,我堅持下來了,減了十多斤,我為自己感到很驕傲。 這天晚上,母女倆之間發生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爭吵。琳琳因為母親偷看了她的秘密,號啕大哭。孟萍認為女兒不懂事,拿身體健康開玩笑。 爭吵之後,琳琳在減肥的歧途上越走越遠。為了躲避母親,吃飯的時候,琳琳常常應付性地吃幾口,然後再想盡辦法把飯吐出來。「用牙刷捅喉嚨,就會吐出來。」 體重從40多公斤驟降到30公斤,身體開始不聽使喚地瘦下去 2005年9月,考上大學後琳琳的情況愈發糟糕,在她眼裡,比自己優秀的人到處都是。要強的性格讓她越來越自閉,心煩,跟同學關係不好,飯也越吃越少。 大二過年回來時,琳琳一下子減掉了5公斤。她非常開心,覺得總算可以鬆口氣了。可從這時候開始,可怕的事情也發生了。 琳琳發現,稍微多吃一點,胃就很疼。 已不想再減肥的琳琳,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了,她開始不停地瘦下去,從40多公斤一路降到了30公斤。而且,她已三個月沒來月經了。 孟萍萌生了讓琳琳休學的念頭,但是一向爭強好勝的琳琳堅決不肯。 去年下半學期,孟萍終於不顧琳琳的反對,從濟南趕往廈門陪讀。 琳琳從小就很依戀母親,很聽話。可在陪讀的四個月裡,琳琳不但沒聽進去母親的勸說,反而變本加厲:牛奶要喝脫脂的;只吃少量的肉而且把肥的部分剔除;菜要用熱量最低的油炒或者不加油清煮…… 為了讓女兒吃飯,孟萍甚至跪下了。 孟萍至今不敢把琳琳的事告訴親友,既是因為悲痛,更怕遭到誤解 2008年3月4日,琳琳住院21天了。 由於醫院病人的特殊性,這裡的病區與普通醫院不同,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 住在精神病醫院讓琳琳非常難接受。現在,孟萍仍不敢把這一消息告訴親戚朋友,怕人們對這個病有誤解。 別人減肥是為了體型,為了美,為了愛情,琳琳卻不知自己為什麼。 孟萍一度懷疑琳琳是因為談戀愛了才減肥。一次,她試探性地問女兒:「你們班上的同學有沒有戀愛的?」「有。」「那你呢?」「我現在已經夠煩了,還談啥?」「你煩什麼?」「所有事情。」 還有一次,琳琳自言自語:「我很想以後孝敬你和爸爸,但不知有無機會。」 如今,一日三餐仍是琳琳面臨的最大難題。每天吃午飯時,琳琳都要大哭一場。 琳琳說,她現在最渴望有人能幫自己解開心結,讓自己對吃飯不再感到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