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輕易放過肥胖
肥胖是病 目前醫學界對機體脂肪過多已達成一致意見:肥胖是機體以脂肪的形式貯存的過多的能量,對健康和長壽具有不良影響。世界衛生組織也已明確宣佈:肥胖是一種疾
肥胖是病 目前醫學界對機體脂肪過多已達成一致意見:肥胖是機體以脂肪的形式貯存的過多的能量,對健康和長壽具有不良影響。世界衛生組織也已明確宣佈:肥胖是一種疾病。 最新國人體重標準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通過對24萬人資料的分析討論,提出了「中國成人體重指數分類建議」: 適宜範圍:體重指數為18.5~23.9kg/m2超重標準:體重指數為24.0~27.9kg/m2肥胖標準:體重指數超過28.0kg/m2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2按此標準,即使保守估算,我國目前至少有2億~3億超重者,3000萬~4000萬肥胖者。 肥胖與死亡的關係 醫學研究首先發現,重度肥胖者壽命明顯縮短。我國民間也一直流傳著「有錢難買老來瘦」的說法。後來的研究逐漸發現,即使是輕中度肥胖,也會使死亡率明顯上升。 肥胖與疾病的關係 肥胖可以引起許多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腦梗塞)、糖尿病、乳腺癌、直腸癌、前列腺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痛風、腰腿關節疼痛及骨質疏鬆等都與肥胖有關。 減輕體重有諸多好處 當體重有效減輕後,肥胖者可以明顯感到多汗、氣喘、疲勞等多種症狀減輕或消失,行動更為敏捷,生活質量提高。減輕體重還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減肥誤區多 為了健康積極減肥是正確做法,但目前許多人在減肥方法或指導思想方面存在誤區,嚴重影響減肥效果。誤區包括: 盲目相信廣告宣傳廣告宣傳常片面強調減肥產品的單一作用,使減肥者誤以為只要使用該減肥產品就可以達到減肥目的。其實不然,肥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減肥需要「多管齊下」。要想取得良好的減肥效果,有時還需要醫生進行必要的「個體化指導」。 希望一勞永逸不想通過長期堅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喜食高脂、高能食品)的途徑達到減肥目的,而是寄希望於通過某種藥物或其他手段收到一勞永逸的減肥效果。結果常常導致停藥後體重反彈。須知減肥無捷徑,少吃多動是減肥的基本條件。要想減肥必須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毅力。 追求過快的減肥效果或作季節性的減肥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是體重忽高忽低,對健康極為不利,有時還會促發骨質疏鬆。減肥需要持續、緩慢地進行,減肥速度以每週體重下降不超過0.5~1kg為宜。 一經反彈便自暴自棄一些減肥者,在由於自己減肥方法不當造成體重反彈時,便認為自己「天生就是喝涼水都長肉的人」,甚至放棄本來已收到一定效果的努力(如健康的飲食習慣)。其實既然曾經出現過體重下降,就說明減肥是可以做到的。遇到這種情況,請醫生幫助找出反彈原因,控制體重就會成為美好的現實。 減肥過度體重過低同樣影響健康。有人做過統計,過度消瘦的人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30%。所以,原本很苗條的人,千萬不要盲目追求過於纖細的身材,體重指數至少應達到18.5kg/m2以上。健康才是美。 科學減肥的原則 低脂限量飲食,適當增加運動,進行心理調整,安全藥物輔助。具體減肥方案應請醫生幫助擬訂。 |
|
------分隔線----------------------------